柳木在贵宾苑转了一圈,面子上给到了,然后对金德曼说道:“朴太大兄没在。”
“舟车劳顿,已经派人去叫来了。”
“那还要他再辛苦一下,我带你们去看我的诚意。”柳木丝毫也没有半点同情老人家辛苦的意思,因为他时间不够用了,今天已经是八月十二。
码头上准备有船,逆流而上。
往泾河上流走,就是独孤兰若的庄子,虽然她出嫁,但皇家并没有收回她的庄子还有田地。依然保留原样。
柳木要的这片河滩地,事实上是双码头地,因为他占的地块中,有泾河与渭河合流处的河滩三角地带,以及两河之间的地带。眼下,只建了泾河码头,渭河河岸那边柳木暂时没钱再去建设。
船。
中华古代的船领先这个地球上千年,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楚国与吴国就有过水战的记载,当年的大翼船长二十三米,宽三点五米,乘员九十多人。
汉末三国那四层的楼船更是不用多讲。
柳木坐的这条船,只有十五米长,宽四点五米,无桨,完全是靠风力逆流而上。
仅这条小船,就让新罗人不能不服,他们眼下在近海活动靠的还是木浆,而不是风帆技术下的船,更不用说海船了。
他们从新罗到莱州码头,是划船过来的。
柳木从前隋专门给隋炀帝造龙舟的那些工匠之中,挑选了几百名上等船匠,正从江南往长安运。没有李孝恭,柳木也得不到这些船匠。
逆流而上足有十里,一片石木结构的码头出现。
这里有士兵守着,这是长平秀公主独孤兰若的私用码头,任何从泾河顺流而下的船,非紧急情况不得停靠。
泾河一直往上流,有数条汇入的河流。
平凉、肃州等,多地河流都流入泾河。大唐这个时代的泾河远比后世现代更宽,水更深,河道两边的植被密集十倍以上。
下了船,朴太大兄扶着额头,他有那么一点晕。
不是因为晕船,而是劳累所致。
“贵人,那是何物?”金德曼看到码头上流那水旁高到数丈的巨大水车。
柳木没解释,只说道:“跟着过来让你见一点好东西。”
这里是一间纺坊。
这大水车就是提供动力的水车。
“这是麻,纺麻一日夜可纺五十担。”柳木自豪的介绍着。
这纺机是元代才有的水力多支纺机,柳木只记得大概的原理与结构,是大唐优秀的工匠尝试了近十次,制作了二十多架小型纺织机之后,才完成了这个。
元代的水力多支纺机,可以一日夜处理一百担麻,这个只能达到一半。
但这也足够让柳木骄傲的。
这里有数百女工在忙碌着,每个人都忙的脚不粘地,一锭锭的线被装进推车内,要靠四个人合力才能推到仓库去。
“跟我来。”柳木没给金德曼发问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