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鸭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鸭 > 百媚图 > 第四十二章 大威德金刚怒目,玉清天真灵下盼(二)

第四十二章 大威德金刚怒目,玉清天真灵下盼(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有人以话头为“指”。所谓话头,乃言者无心,闻者恍然。只要机缘到了,只言片语便能度人超凡入圣。这话头不拘是谁人说的,也不拘说了什么,但总是以高真大德所立更有指向,领人见性。

雪岭法师修行以来,拜访同修高真,碰的就是这机缘。似有守株待兔,瞎碰乱撞之嫌,却是禅门正宗法径。说不定哪天突然来个牧童,寥寥三两字,便成就一代宗主呢!

他法眼如炬,见了钱逸群的异相,知道这道士绝非卖弄小聪明,投机倒把之徒,发愿上前求教。至于那轮回珠,在旁人来是价值连城的至宝,在他眼中不过是随缘聚散的过客而已。

这便是高僧与凡人的区别。

“中行悦,何谓道?”钱逸群心中一动,默问号称“道家门徒”的中行悦。

“一即是道,道即是一。”中行悦道。

钱逸群眉头微微一皱。心道:这不就是有物先天地而生的老话么?说起来,关于何谓佛,何谓道,千年来不知道被人问了多少次,答案无论怎么都逃不出老子的名言,庄子的譬喻。如果只是拿这些出来充货,这位雪岭法师多半只能失望地收起轮回珠,留待机缘成熟。

“答大和尚问,”钱逸群略一沉思道,“阴阳分立而有天地。有动静,有清浊,有善恶。贫道由此可知,道含善恶而无善恶。”

雪岭微微颌首,若有所思。

钱逸群却知道这不是开悟的表现,可见这个道理雪岭法师早就明白了,只是现在才被自己点破而已。

“道与佛,异名而同实,敢问道!”雪岭问道。

钱逸群默然无语。

雪岭一笑:“真人也只能以行示道么?”

中唐之后。禅门大兴,问佛的风气十分盛行。那时候的士大夫听多了“一言醍醐。灌顶清凉”的故事,都以为只要高僧点上一句,自己就能肉身成佛,故而满天下地找高僧去问。引出了各种狂禅不说,真的悟了的人却也不多。

所以曹洞宗的禅师们说:“一说即错。”以沉默应对这些问佛之人。然而同样是沉默,凡人的沉默是“不知道”。高僧的沉默却是“以行示佛”,属于开悟的一种,所谓不作为之作为。

雪岭虽然相信钱逸群不同俗流,但是在开悟之法上。却恐怕难以创新。他这一笑,并非嘲笑钱逸群,更多的是自己的无奈。

钱逸群摇了摇头,竖起食指。

雪岭这回真是只有苦笑了,无奈问道:“一指禅?”

一指禅的故事源自唐朝的俱胝禅师。

俱胝禅师刚出家住庵的时候,有位女尼法名“实际”,头戴斗笠绕着他走了三圈。说道:“你能说出一句有禅机的话,我便摘下斗笠。”俱胝禅师说不出来,沉默以对,十分遗憾。

女尼见此。便要离去。

禅师说:“天色晚了,还是留这儿住一宿吧。”

女尼又道:“你能说出一句有禅机的话,我就留下。”

俱胝还是说不出来,只能着女尼离去。

因为这件事,俱胝禅师发了大勇猛精进心,立志要参访明师,见性成佛。正巧天龙禅师来他,他便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跟天龙说了。

天龙禅师一言不发,竖起一指。

俱胝禅师恍然大悟,瞬间见性。他后来也常常用这“一指”来开示群迷,并且在圆寂之前对众人说:“吾得天龙一指禅,一生用不尽。”这句话说完,他就入灭了。

故而后学称为“俱胝一指”,或是“指头禅”、“一指禅”。

一指禅似简单,颇有一针见效的味道,不过内中玄机却非简单一竖就能行得通。否则佛家也不用什么寺庙、仪轨,只要一群和尚每天举着手指在街上走就行了。

钱逸群嘴唇微微翕张,竖起的食指左右轻摇,皱眉道:“我是让你闭嘴!我在想那个东西是怎么做来着……唔……想起来了!”钱逸群高声叫道:“取纸来!”

他只要纸,下面和尚却连笔墨砚台一并送了上来。

钱逸群突然挚出宝剑,吓得周围和尚齐齐后退一步,惟独雪岭、法证两位老僧神色自若。

宝剑在雪白的宣纸上飞快划过,归鞘入篓,一气呵成。

钱逸群拿起桌上现裁出的纸条,拎起两个角,对雪岭道:“正面。”说罢,两手一错,展示了另一面,道:“反面。”

雪岭微微颌首,道:“真人的意思是,大道正反一体,并无区别么?”

“若是仅限于此,我怎好意思拿你的轮回珠呢!”

ps:天龙开悟俱胝的这则公案,见于《碧岩录》、《从容录》、《闭门关》、《五灯会元》等书,小汤绝对没有加入半点私货。包括那个女尼的法名“实际”,也是书中所载,绝非杜撰。小汤只是将它翻译成了白话文而已。

所以,如果有读者君不能理解:为什么俱胝禅师留宿女尼未果,便发大精进心……绝对不是小汤行文缺乏逻辑,因为书里就是这么记录的。

若是有人觉得“俱胝一指”的故事与“**丝追求女神未遂,发疯图强”相类……小汤表示:轻毁三宝是重罪呀重罪!

最后,此更为月票00的加更~~感谢诸位君子(以及副版主:非君子,小橙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