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别!”韩枫笑了,“叔叔那可折煞我了!我的意见是这样的,这阵子一直在京城,发现大城市市场上白菜土豆萝卜也就这几样菜,时令菜和反季菜很少,说明尽管现在国家农业技术方面推广了大棚反季种植,可是并没有形成规模,至少市场还没有到达京城这样的大都市,所以我年初建议大哥带着我大爷他们搞规模化大棚种植,以反季蔬菜、棚栽水果为主,具体的技术我大哥从首农找来了专家,就在我家住着呢。”
“你是说,大规模上马大棚?”
杨志新略一促眉,“这个的确是个法子,不过,我最怕的就是菜种出来卖不出去啊!”
王建明也很凝重,“大棚在九零年咱县就有人搞起来,可也……”
韩枫听完,笑了笑,“销路是跑出来的,货是卖出来的,现在我们连货都没有,就去愁销路,不是杞人忧天么?以前说天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是骗人,现在改革开放了,人有多大胆,敢冒多大险,才有大发展。当然,失败也会有,可总不能因为怕失败就裹足不前吧?”
“对,对!”杨志新有些汗颜,发展自己的见识竟然还不如一个孩子,不——是学生,“那,要怎么搞?”
他好在不笨,知道韩枫一定会有进一步的想法,因为他知道这小子绝对不会无故的提个建议就完了,在市里一折腾就弄了个厂,在京城一折腾,就开了两个店,现在他这一句话后面一定有后手。
“怎么搞——我通过大哥现在遇到的难处,想到了一个办法。学大邱庄和华西村的集约化模式,就算不能把已经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重新收回来,那也可以让他们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把集体土地集中起来,搞合作经营,如果胆子大一些,我去动员我大哥出资金搞一个新农绿色产品公司,县里出一部分配套资金和政策、村民出土地和劳动力,以合适的股权分配,形成联合体,能在初夏前上市第一批生菜、韭菜黄瓜之类的蔬菜,进入夏季后我们转种稀有品种,一直以反季差为主导思路来搞生产,我想至少要比种玉米收入要高。”
大秋庄?
华西村?
这两是什么地方?
韩枫暗道不妙,“一个在TJ,另一个好像在南方的哪个省,很特别的两个地方,有可咱可以去考察一下。”连忙找了话题遮掩了过去。
杨志新和王建明不太懂,不过集约模式是听出来了,这不是和大集体一样了么?
可又不一样,钱是他出,技术他包,地可以入股,还能用劳力,这个好像可以。
见这两位有些听不懂,韩枫拿过杯子一放,“那,咱这样,先在我们南山村做个试点,县里给支持一下,你们一吆喝说是上边的令,我们也不差钱,按现在土地最高产玉米一亩的收入包过来,先起五百亩地试一试,行不行,第一批菜出来就能见分晓。”
“行。这个,我们的确得稳妥一些再大规模上马,不然,一旦出了毛病,老百姓骂啊!”
王建明定了音。韩枫点点头,基本的目的达到,在村里包五百亩地有政府支持将会更容易些,大哥不差钱儿这规模一下子就扩大了两倍半。
没白来就行。
王建明、杨志新和韩枫都这么想着。
满脸堆笑的,满意地握了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