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儿在想什么,刘过猜得到。
刘过只想说,加油。
你最好马上成为金国的权臣,然后祸害金国有才有德的人,当韩绛羽翼丰满之时,就是你金国灭亡之时。
朱熹眼下怎么样?
有人想朱熹去死。
当然,这些想朱熹去死的人当中肯定不包括韩绛。
别说是韩绛,就是韩家的智慧担当史达祖都开始头痛了。
韩绛坐在水塘边,呆呆的看着水里的鱼。
史达祖站在不远处,手上翻看着最新收到的消息。
“少君,宫里传出来消息,李潽在太后宫里待了足足一个半时辰,有宫女听到屋里不时的传出来争吵声。”说到这里,史达祖又补充了一句:“很激烈,还有两个细节,一个是李潽出宫的时候撞了一个太监,也不问原由就打了那太监一巴掌。”
韩绛转过头:“那太监是谁的人?”
“宫里的老人,自小入宫算起来已经快四十年了,算不上谁的人,说是咱们的也可以,因为职司不重要,管的是宫里的柴薪,所以算不上什么人物。”
“是吗?”韩绛笑着反问了一句。
史达祖没回答,继续说:“后来有宫女报,太后的宫里许多物件给打碎了。”
“看来他很火大。”
“是,为了防止被人怀疑,所以我们并没有安排人去偷听他们的谈话。再说那个老太监,能在宫里活快四十年的人,也不是什么善人。”
“是。”韩绛非常认可史达祖的说法,一个能在宫里活了快四十年,还能当是管事太监的人,善人是活不了这么久的。
大宋的皇宫,怨魂很多。
韩绛叹了一口气:“看来,咱们这位太国舅非常的生气,不弄死朱熹不罢休。”
史达祖微微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
史达祖问:“少君,关于朱熹的安排为何不告诉李潽呢?”
韩绛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韩同卿到了,手上提着一只篮子,似乎装了些酒菜。
韩同卿问:“关于朱熹什么事不告诉李潽?”
“同卿哥儿,就是送朱熹到金国当大官的事。”
史达祖回答完后问:“哥儿怎么想。”
韩同卿把酒菜摆上,丝毫也没有认为史达祖是门客,也为史达祖摆上了筷子与酒杯,摆好之后,倒上酒,拿起筷子指了指小菜示意两人动筷子。
三人举杯共饮之后,韩同卿才说道:“李家这血统不好,脑袋总是没长全。这事告诉了李潽,眼下或许没事,他还能帮着咱办事,可将来呢,这事肯定闹的天下皆知。朱熹是什么人,名士,没错吧。”
说朱熹是名士,这话还真没胡说。
韩同卿呵呵一笑:“名士要名,和名士有关的名声也要小心些。总之一句,他朱熹干了什么,咱韩家不知道。咱韩家就是奸人,弄弄权,搞点钱,操纵一下朝堂便好,那么复杂的事情咱们韩家可没本事办。”
韩同卿说的好多,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
李家上下全是长残了的朽木脑袋,谁和李家人一伙谁将来就知道死的有多惨。
韩同卿又说道:“就说前些天那事,赵汝愚动静那么大,李潽也是公爵、节度使,家里有门客好几百,不说手下人马,就说他李家人在朝为官上百人,结果让人一锅烩,话说我都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