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鸭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鸭 > 兴唐 > 第四十八章 害怕

第四十八章 害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臣也不算谋反,”阿史那都支小声地说道:“不过臣也有错,受了论钦陵的挑唆。”

李威要的正是这句话,复又问道:“那么论钦陵有没有派使者前去东突厥?”

“这个臣不知,不过臣想,大约是会派的。”

能入宴的就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呆子,听到此,一半人会意起来。纵横捭阖不稀奇,皇帝也在用,甚至都将视线放在不相干的那个欧罗巴洲。然而如何准确地找到两个阿史德?

裴行俭与李威商议了良久,认为种种条件下,只要论钦陵派出使者挑唆,必反无疑,唐朝也不是真正地坐待事态发展的。然而都将眼光放在了阿史那部族各个酋长上,皆没有想到阿史德族人会叛。毕竟唐朝对待这一种姓的族首,十分优待,本来对待胡人政策很优柔了,但对阿史德各个族首,更加优柔,还在阿史那各个族首之上,那怕这一部,并没有出过多少为唐朝尽死力的大将。

可是论钦陵就想到了。

武则天喃喃道:“这个论钦陵……”

印象更深了一份。

李威问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论钦陵的武略,而是一个验证。问完了,没有再问,却在想着心思,如何让没禄氏母子立即上位,只有他们上位了,才能对论氏兄弟进行更好的掣肘。可现在没禄氏连赞普的死讯都不敢公开,等到他们母子上位,得多少年?

“你且起来,朝廷会继续对你优厚以待,但朝廷一禀从前宗旨,将你的族人当成了我们大唐臣民,因此,此次裴卿出征,仅是将你们带到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并没有动弹你们的族人。你与李遮匐上位,可以说朝廷强行扶持起来的。望你们知错能改,也要写信给你们的族民,让他们以后务必效忠朝廷。你们族民忠于朝廷,才是你们富贵的保障。若是继续谋反,你们懂的,我不是软弱可欺之辈。”

按照规矩,此二人带到京城,会软禁起来。比如养了两头猪。

可养猪仅倒一些剩菜剩饭,喂一些米糠,长肥了还能宰杀。可这两头肥猪,要封官,要加爵,要赐府邸官爵封地奴婢,还要每年拿出财帛赏赐,委实昂贵之极。

但不要真指望是朝廷欠他们的。也要做一些小事回报一下,东突厥有乱,西突厥不能再乱了。并且唐朝赡养的外国人也太多了,从波斯到河中诸国,到西伯利亚的各部族,再到新罗倭国,也不是所有外国人皆需要唐朝赡养,可养的废人没有十万人,也有八万人,这对于一个实际人口有可能不足四千万人的国家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万国来朝,李威根本就不喜欢,唐朝是否真正强大,百姓是否真正快乐,才是他最关心的。

“臣离开部族,已经没有多少话语权……”

“那么你意思是说,朝廷还要将你释放回去?”李威冷笑地问道。

“是,不是,不是。”

“好自为之,记好了,我不是可欺之辈。”说完了,李威没有再说。

这句话是一个表态,唐朝的未来会延续以前的绥靖政策,可态度会变得强硬起来。

两个胡首的擒归,给这个新年到来,带来了一份喜气。

另外又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个是银钱。

通过梁金柱儿子的手,以及国库里一些存货,以及梁金柱运来的五十万两银子,在李威授意下,先发行了一批银钱。

李威记得后世的袁大头质量似乎不错,一吹就响,防伪效果极佳,可不知道掺杂了什么金属在里面,即使知道,也未必成研究成功。因此,想了一个土办法,铸就了一些银币,与现有铜币大小仿佛,厚度却是很薄,一薄就不容易掺假,即使有软性金属,也未必有银的亮光与其他的一些特征。又铸上精美的花纹,正面是太极宫皇宫图案,四周盘着一条金龙,有四个字,国泰民安。后面是凤边,洛阳皇宫图案,依有四个字,开耀银宝。刻意将国泰民安放在年号之上,不仅说明国与民地位在年号之上,也说明内政比拓边重要。

毕竟一个强大的国家才是武力强大的根本。

图案十分复杂,又薄,增加了铸就工艺的难度,以民间的工艺,很难作伪,进一步杜绝了民间制作的可能。而且因为薄,一两银子铸成了六十枚银币,也就是一个银币价值仅是二十文,即使收到了假币,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损失也不大。

面值不大,又便于流通。

费了一番苦心,但依然没有下明诏,让全国强行流通。只是先发放到各个官员手中,他们收到的自然会是真币,家中仆役用它们购买货物,各个店铺又不敢不收。这样再度流通到了民间。

但想真正通流起来,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现在给卖胡饼的小贩子银币,连认识都不认识,敢不敢收下来?只能说在一些高档的店铺,伙计有眼力,才敢收下来,然后在局部地区先行流通起来。

不过相比于朝廷这不足一百万缗的银币,对于庞大的唐朝经济,无论是好是坏,影响力不大。甚至有一些官员家中不缺钱,看到银币制作精美,藏在家中只是赏玩,并没有将它们拿出来使用。

其实李威做了很多的事,却一直没有出现大麻烦,也正是因为如此。有惩于王莽新政之乱,与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失败,每一次变革,李威皆是小心翼翼,兼顾着各方的利益,细雨春风般的默默进行着变革。

当然,李威绞尽脑汁,尽管有一些后世的远见与眼光。

另一件事,也很轰动。

郑家女终于与皇室议定,走入皇宫,还有许多规矩的,不是太子妃,不是皇后,按规矩往东宫一塞了事。然而是郑家,于是连礼部的官员也在小心地考证,居然娥皇女英的故事都拿了出来,给予了一些礼节,最后议定,春天三月十六是一年中最好的吉时良辰,郑家女进入东宫。

……

上元节到来。

洛阳还在载歌载舞,许多人提前一天,就在洛阳城中各条主大道上手挽手踏歌。

但大战到来的气息,这一次很浓的笼上了洛阳上空。一下子抽调了近三十万大军,包括洛阳城中许多人家子弟,皆要出征。有的人有可能回不来了,这个大节日的到来,格外的珍惜。

在东宫中,裴雨荷说道:“陛下,臣妾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

“臣妾听说郑家小娘子在东都没有回荥阳,能否让她也进宫一观?”

民间有各种节日活动,皇宫里同样也有,比如拨绳子,或者马球,或者击鞠,还有许多从民间请来的幻术大师的表演,内外教坊各大宫妓,也为君臣献上她们最拿手的技艺。

但裴雨荷用意不在于此,是想做一个大妇的典范。

她家世很好,只能说与韦月相仿佛,仍然赶不上荥阳郑家,而且是五姓七家女,第一次正式嫁入皇宫为妻妾。当年的崔家女后来居上,险一点就将她这个太子妃掀翻了,心中到现在依是戚戚。然而郑家女又再度进入东宫,竞争不过,只好做一个表率,让皇帝看。

李威看着她,缓缓道:“你不用担心,我说过,不看家门,只看你们表现,也不想多生变化。每一次后宫变化,会掀起多少血雨腥风……”

“是。”

“不过你既然提出了,我也同意,可是郑家的家教,会不会同意?”

“陛下,让臣妾派人试一试。”

“你要执意去做,那么就去做吧。”

“谢过陛下。”

“不用,”李威继续低下头批阅奏折。

又过了一会儿,外面太监进来禀报,说道:“陛下,外面有党项各族长老求见陛下,一来恭贺野辞才人有喜,二来请求协助朝廷出征突厥。”

野辞明月在东宫中仅是才人,但终是有了名份的。又有了身孕,消息传到青海,党项各族欢天喜地。但李威看重的是后面一点,说道:“你去通知让他们进来,不,还是我亲自迎接吧。另外,你让野辞才人过来,说她娘家人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