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一说完,就看向几个手下。
唐朝前期是实行的州县两级制,中后期则是道州县三级制。不过跟因为是最开始实行三级制,所以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导致藩镇割据的出现。
李晔说的这个几个副职,除了学政这个职务是他首创外,其他的两个其实都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
行军司马就别说了,按察使则是在一百多年前就实行了。
按察使其实就是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名称临时确定,并不固定。
中宗神龙二年(706)置十道巡察使,二年一替。景云二年(711)置十道按察使,均非常置。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改置十五道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肃宗乾元元年(758)采访处置使改名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
李晔说的按察使,其实就是现在的观察使,只是为了不跟朝廷的官职重名,所以换了一个名称而已。
“殿下是不是还考虑过设立一个副手管理民政?”郑畋不禁问道。
“你怎么知道?”李晔有些惊讶。
其实李晔最开始想过设立一个职位负责管理民政,这样民政、军队、学政、监察便一分为四,这样节度使的权力就会大幅缩小,起码不至于掌握一道军政大权。
这个制度跟明清的地方制度有些类似,节度使就成了明清时期的总督,权力虽大,但实际权力被分割,形成藩镇割据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按照殿下的设想,并不难猜。”郑畋抚着胡须笑着道,“殿下的设想倒是不错,若是增设一人管理民政,那下官觉得这个倒是可以实行。
若是能向其他各道推广,相信消除藩镇割据也不是难事。”
“郑大人有些乐观了,就算是朝廷采纳并向各道推行这种制度,也不是简单的事,那些节度使不会这么轻易的交出手中权力。”孙烨摇了摇头。
“那是自然,不过在山南西道推行却是没问题,这样日常管理也会更加方便。”郑畋显然很赞同李晔的提议。
“不过这种任命,恐怕朝廷不会承认吧?”裴荣担忧道。
“现在朝廷声望日减,而且设置这些官职,相信田令孜等人也乐于看见,应该不会反对。只要田令孜不反对,陛下那里也不会为难殿下,所以问题不大。”郑畋对于朝廷的情况,要比裴荣等人了解的更为透彻。
到了现在,各节度使没少私设官职,像什么留后、副使,多是节度使自行任命,然后朝廷只是发一道圣旨承认而已。
不过这种官职,也就在节度使的管辖范围得到承认,在其他地方,并不被承认。
之所以郑畋这么肯定田令孜不会反对,是因为这几个职位的设立,名义上是在分权。
“既然你们觉得没问题,那本王一道再设立一布政使,与按察使、行军司马、学政同级,享正三品待遇。”
“一切谨遵殿下吩咐!”
李晔设立这些官职,可没有什么几权分立的意思,必须得有一人总览大局,只不过把权力细分开,避免把权力集中于一人身上。
当然现在只是李晔的尝试,这些副职都应该由朝廷任命才是,节度使没有任命权,只有管辖权,这样才能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之所以要设立这几个副手,也有其他原因,比如解决下面各州刺史的晋升问题。
就像杨翰舟,作为李晔来山南西道投靠他最高的两个刺史之一,肖荣就已经升职,而杨翰舟却没有。
杨翰舟是上州刺史,从三品。而在之前山南西道从三品及以上的官职只有兴元府尹、行军司马,还有就是寿王傅。
虽然还有节度使和兴元府牧,但那是李晔的职位。兴元府尹是孙烨,行军司马是裴荣,一个管理兴元府,一个管理山南西道军务,自然轮不到杨翰舟。
虽然说还有观察使、节度副使、留后等,但李晔都没有设立,朝廷也没有任命。至于什么掌书记之类的官职,大多是王府的官员兼任,短时间自然没问题,长期来说却不是好事。
所以李晔就想快点确立下来,并且借着这个机会进行一场改革,完善节度使下辖官职,使之更加合理。
说的更准确点,李晔是想把山南西道打造成一个试点,一个未来唐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样板。
对于李晔的想法,郑畋几人都心知肚明。谁都知道这位寿王不甘心当一个闲散王爷,当然吉王也一样。
现在圣上如此昏庸,朝局如此混乱,这两个已经成年的亲王,心里自然有些想法。等穆王李倚成年后,估计也会动这个心思。
跟吉王在朝中有不少大臣支持不同,李晔的势力在地方,准确来说就是山南西道。
估计田令孜都后悔把李晔贬出中央,在中央,他起码还可以限制李晔的发展。但是离开了中央的李晔,犹如龙入大海一般,根本不受控制。
对于这几个职位,虽然李晔直接任命即可,不过他还是写了一封奏折送到成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