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鸭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鸭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八百五十章 大麻烦

八百五十章 大麻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改革了,不是很彻底,郑朗索性进行彻底的通商法。

对所谓的租钱郑朗没有动,但将租钱征收任务划到地方,而非是三司下属官吏去一一征收,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第二条杜绝,朝廷出本钱给诸路,出了,而且籴茶岁量巨大,然而官商勾结,下苛茶农,强行他们出低价销售给官府,然后与大商人朕手起来,高价抬卖。朝廷呢,出了本钱,一直未得利,相反的,因为籴茶过程中一个买一个卖,依然存在着大量昂贵的人力成本。这一条没有了,直接让商人与茶农交易。

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下,发运司递交原因,向条倒司申请,条倒司与三司使协商,才能由发运司偶尔地进行籴茶,平衡茶价。

但就是这一废,会产生很大的反对声音,各种籴茶,朝廷未得利,实际得了利,下面各路官吏与巨贾,从中得到大量利润,虽不及钞法行茶之巨,利润也不小。

只要前面一执行,后面会掀起盖天的反对舆论。

对第三条进行完善,废掉所有相关茶的场,货务,以及禁榷茶种,包括腊茶在内,一起实施通商法。

为什么保留部分茶种禁榷,也是因为陕西需要钞粮,故郑朗准备花一千万缗钱,让程师孟下去主修水利。第一程师孟乃是良吏,不会苛民,不会贪墨,第二程师孟对水利精通。最少可以自北洛水开始,一直到关中,增加五万顷左右的耕地,增加几百万石粮食,与茶钞粮相抵。

也就是茶叶这一块,所有官吏,豪强,大商人,别想再使什么歪门斜道了、。

但实施下去,国家官吏会进一步瘦身,三司也会少了许多事务,吏轻政轻。下面还有,让宋朝冗官冗政,来个大减压。

听完了,大家一个个沉默不言,若不是刚才郑朗说了那个三道,很有可能此时出现一片反对声音了。幸好韩琦强势的先行改革,否则此时更麻烦。

第三条,针对矾专营的。

总共五大专营,盐酒专营所获颇丰,郑朗不敢动。香专营实际朝廷很有可能仅得其中的四五分之一,甚至不足。不过因其贵重,所用官吏少,人力成本不高,获利也还是十分可观,一年能为朝廷带来两三百缗利润,郑朗没有动。矾专营不同。

矾专营自唐朝开始实施,但唐朝与宋朝不同,第一个就是人力成本,第二个就是买钞制度造成大户的垄断,对朝廷利益的侵夺。

矾产地有河东河北淮南江东两浙江南西路等地,虽不及茶叶零散,也很零散,想专营必须派出大量官吏经营,人力成本比唐朝高昂,这还不算,还有买钞制与买扑制度,豪强大户一步步侵袭。造成利润下降。低的时候一年仅得几万缗,高的时候也不过三十几万缗,正常在十五万缗到二十万缗。也就是说除了使那些豪强们越来越富外,朝廷几乎每年抛去人力成本外,全部在亏损。不但如此,有一项专营,必须分心去管理,冗了政,还使各个矾匠户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第三条便是让矾实施通商法,若出现垄断高价现象,让发运司通报,于江东矾场采购,平衡矾价。

实执通商法对朝廷有百利无一害,不专营了,就可以征商税,商税不会象茶叶那么巨大,但能征几万是几万,总比亏本,又不得民心要好得多。同时减少官吏,简化政务。关健,关健是得益的豪们怎么办?

这是第三条,还有第四条,是从王安石坊场河渡钱演变过来的。

宋朝有许多坊场,实际皆是可以盈利的,然而因为小吏贪苛,中饱私囊,没有向朝廷交多少钱,相反的,上污朝廷收入,下苛低层的差役衙前,以至衙前破产逃亡,公私困敝。

因此王安石拿出自唐朝出现的实封投状制,也就是于闹市处招榜,限两月召人承买,民愿自买,听自立价,然后投入匦中,两个月后用钥匙打开铜匦,视其价高者得之。

实际就是承包制,郑朗很早就运用了,不过不是郑朗的灵感,后世太多太多,但在这时代还是比较超前。也就是朝廷仍保留着这些坊场的所有权,但经营权让给承包者。

后又扩大到了酒务。不是所有地方酒务效益皆是良好的,若是效益不大,再加上官吏贪墨,这些酒务就会出现亏损情况,但实际若经营得当,这些酒务利润仍然很可观。王安石久在地方,又用心观察,看到这一点。后来又对一些收益不大好的酒务实行实封投状法,将酒务的生产权、经营权与销售权通过拍卖的方式,拍卖给百姓经营。朝廷节约大量官吏,又安全地得到一笔钱帛,而且不要分心过问这些酒务与坊场的收益情况。

最后又扩大到了河渡,因为河渡每年需要大量渡夫,或者厢兵,担任来往客渡摆渡的船夫,还要管理船舶损耗维修,实际在这一块,朝廷仍然亏本经营。于是王安石将全国坊场河渡两万六千多处全部放开,拍卖给民间经营。熙宁九年得三百八十多万贯石匹道两,支一百七十余万贯石匹道两,净收入两百一十几万。八年后无丰七年,全国坊场河渡收入六百余万,支出一百七十四万,净收入近四百三十万。若将以前的亏损计算上,一进一出之即,能达到七八百万之巨。

最主要的实施后,简化了政事。

郑朗一一做了采纳,还增加了一条,那就是坑矿。各个坑矿也有类似的情况,实施了三七分制,但执行不是这样执行的,工匠说我只采了一百斤铜,小吏说你漏报,不止,是三百斤。工匠破产了,就是实施了三七分轻敛制度,工匠们也不得不逃亡,于是坑矿报废,实际这些坑矿仍然有开采价值。因此将诸多坑矿也甄别出来,一些效率不好的,或者因小吏苛剥导致匠户逃亡的,一一进行拍卖。

买户交了钱后,以后小吏们,你们也不要来过问了,俺采:万斤,你们只能乖乖地看着眼馋。

这一条没有前两条争议大,但会让一些小吏减少贪墨机会,多少导致一些怨言。

三条变法实施下去,最少裁减五百名以士的正式官员,四五千名小吏,近八万名衙前差役,十几万户匠户役户脱离苦海。朝廷不但政务轻松,甩开一个又一个沉重的包袱,还得从亏损当中解脱出来,每年至少得到五百万贯的收益。若包括坑矿,一进一出,那不是五百万,一千万也有可能。二十几万户百姓人家从娄役力役中解脱出来,恢复了人身自由,重新投入到生产当中,也是一项仁政。

但是……

富弼道:“行知,四项变革用心良苦,是谓善政,可你有没有想过,朝廷所得甚小,麻烦却很大。”

赵顼与郑朗对视了一眼,这也成了高滔滔与郑朗争辨最多的地方。

里外有可能会产生干万之数,但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容易,估计是进出相差一千万,实际执行下去,天知道呢,有可能是五百万,有可能是两百万。可造成的后果却极其严重。非是官员,官员权当今年不补缺了。第一是小吏,最难裁的不是差役与衙前,而是有点实权的小吏,裁一次吵一次。若是后三法全部执行,会裁去大批的小吏。但还不是困难的地方。主要一是茶,二是矾,彻底实施了通商法,让多少大户豪强人家受到损害?

若实施下去,再加上前两次改革的打底,朝野内外,必会吵得天翻地覆。

岂止是麻烦却很大,而是一个大麻烦,天大的麻烦。

赵顼深深地呼吸,才开始郑朗提出来后,赵顼也没有想到这么多,以为是善政,还夸奖了几句。直到母亲与郑朗产生争执后,听他们在辨论,赵顼才醒悟过来。

一个太后,一个宰相,两人的辨论,生动地给赵顼上了一堂教育课,终于他才明白,原来做事是这各难的。

郑朗讲了四法,富弼也说了会很麻烦,那么下面就看诸位士大夫态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