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霸没有立刻回答他。邓芝的意思很明显,不是猜诸葛亮会不会退守陇山,进入关中,而是问他欢迎不欢迎诸葛亮进入关中。他把赵广安排到陇山去,意思很明显,看似挡住魏军的退路,其实也是挡诸葛亮的退路。
不过,这只具有象征意义,就像门没有锁,只用一根树枝别住,挡君子,不挡小人。诸葛亮如果想进入陇山,赵广肯定会放行,就算他想挡,他也挡不住。
“我想,丞相不会退入关中。”魏霸也话里有话的说道。
邓芝又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他已经知道了魏霸的意思,不欢迎你来,可是你真要来,我也不会撕破脸,把你拒之门外。可是他用了另外一个说法:诸葛亮自己不会愿意来。
这里面的微妙意思,邓芝也明白。魏家父子包括赵云在内,本来是个疑兵,是个牵制魏军主力的诱饵,诸葛亮在陇右的大军才是真正的主力。如果陇右丢了,本来当作弃子的关中就成了他此次北伐的最大收获,那将来论功,该如何处置?魏家父子是荆襄系的不稳定因素,赵云是元从系的代表,而支持他们的又是汉中大族为主的部曲和关中的天师道信众,这些都不是诸葛亮愿意看到的异己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有一半的胜机,诸葛亮就不会轻易退入关中,他势必会选择与张郃一战,击败张郃,进而夺取整个陇右,获得属于他自己的胜利。
再说了,在诸葛亮自己的心中,恐怕他的胜率还不止五五之数。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邓芝也是这样认为的。张郃的骑兵突入陇右,看来很可怕,其实细想起来,也不见得有多可怕。千里奔袭,风险极大,粮草不可能太多,士卒的体力也会非常差,战力会大大受损,心理上的震慑作用更大于实际的作用。只要诸葛亮自己不乱了阵脚,顶住张郃的压力,他完全有可能抓住这个机会,化不利为有利。而诸葛亮的心性之坚忍,邓芝又是再清楚不过的。从建安十三年追随刘备开始,到章武三年刘备去世,诸葛亮真正的独揽大权,他整整忍了十五年。
与其说这是个危机,不如说是个挑战,更是个打破僵局的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看诸葛亮和张郃谁更聪明。
这不仅是他们两人之间的较量,更是蜀汉与曹魏之间的较量,甚至能决定以后几年、几十年内两国的国运。
邓芝沉默良久,最后说了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我们做的,我们都做了,接下来就看天意如何,看上苍是不是保佑我大汉了。”
魏霸不语。他不信老天,老天太忙,管不了这么多闲事。而历史上,汉这个国号虽然现在还没有亡,却也拖不了太久了。如果真有老天,只怕已经抛弃了大汉。能决定胜负的最后还是人。诸葛亮和张郃各有优劣长短,就看他们谁能把握战机,谁能取得这场胜利。
从历史来看,诸葛亮不是张郃的对手,可是现在历史变了,他们之间的力量对比也不同于历史,似乎诸葛亮还要略占一些优势,结果会不会因此而改变?
与诸葛亮与张郃之间的对决相比,魏霸更担心关中的安全。陇右丢了没关系,守住关中,这次北伐就不能算是失败。陇右孤悬千里,曹魏鞭长莫及,将来还有机会去夺。守住关中,才是根本。
然而,他现在却腾不出手去支援赵广,一方面他面对着司马懿和曹真的十多万大军,面对着整个魏国的反击,能支撑住已经是奇迹,根本不可能有余力再去支援诸葛亮。另一方面,现在的时机也非常不好,此时去,是支援诸葛亮还是坐山观虎斗?
与邓芝不同,魏霸对陇右的战局没什么信心,说是胜负各半,不过是安慰人心。在他看来,诸葛亮是正,张郃是奇,硬实力相差无几,可是论软实力,显然还是张郃这样的宿将占上风。战场之上,指挥官的临机应变非常重要,而这一点正是张郃之长,诸葛亮之短。
张郃没有后勤,利于速战速决,诸葛亮就耐久战吗?恐怕也未必。如果他想以守代攻,退守陇山显然是最好的做法。如果他没有退,那双方在这一点上就不分伯仲,谁也没有多大的优势。
鹿死谁手?魏霸更倾向于张郃胜,虽然他并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毕竟他与诸葛亮的矛盾是内部矛盾,与曹魏之间的矛盾却是敌我矛盾。一旦陇右失守,关中将三面受敌,他肩上的压力更难以想象。
仅凭这两万正规军,三四万刚刚征召的新兵,面对曹魏的十几万大军的三面包围,他实在没什么底气。
唉,说到最后还是那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到了这一步,后悔、犹豫等任何负面情绪都与事无补,他能做的就是开动脑筋,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守住关中,哪怕是多撑一天也是好的。
因为他知道,现在不光是他撑得辛苦,曹魏同样也撑得辛苦。蜀魏鹬蚌相争,旁边还一个孙权等着做渔翁呢。大家拼的不仅是实力,还有坚忍,谁能撑得更久一点,谁就有可能看到最后的胜利。
人与人之间有阴谋,国与国之间更多的是权谋,实力都是明摆着的,计谋可以一时抢占先机,却不可能一直掌握先机,最后较量的还是硬实力和双方处理危机的智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