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本深所说的武器的情况,多尔衮大部份都清楚,虽然清廷的火器,比起入关之前,有了一定的进步,比如开始大量使用煫发枪了,比以前只用火绳枪,确实提高了一个层次,但和南京方面比起来,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因为在历次的战斗中,清军也缴获了一些原来商家军的武器,除了火帽打火的煫发枪之外,像线膛枪、管风琴枪、手榴弹等等也都各有一些数额不等。
因此对于这些武器的性能多尔衮也有所了解,当然也对如线膛枪的射程,管风琴枪的射击速度,手榴弹的轻便,拉弦即爆等优势也确实惊叹不己,虽然多尔衮也责成军器监的工匠们进行仿制,但在这些技术中,也就是管风琴枪可以山寨,因为这无非是多支枪管并在一起使用,但对如何在枪管里拉出膛线来,还有雷汞到底是怎样制做出来的,清廷的工匠也是一筹莫展。
多尔衮也知道,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清军的新军也确实很难与商家军相抗衡。因此也命令清廷潜伏在南京的谍报人员,设法从南京方面盗取这些技术。但一来是南京方面对这些技术的保管也相当严密,而且谍报人员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也颇有一些无从下手的感觉。从方面想办法,成功的机会也并不大。
而且武器的性能只是一方面,还有武器的普及率,同样也是新军的一大瓶颈。
现在清军的新军数量约有七万左右,而火枪的配置只有四万多支,只有六成五左右,火炮更少,全军的火炮数量仅三百余门,平均毎万人还不到五十门火炮。当然在中华军里,火枪的配置率也不是百分之百,一直也就在七成多一点的地方徘徊,从来也没有超过八成,但每万人拥有的火炮数量在一百六十门到二百门之间,没有装配火枪的士兵大部份都是炮兵,因此火枪实际的配置率达到了九成左右。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了。
虽然现在清廷也在大力制造火器,但由于整体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工匠都不足,因此想在短期内提高武器生产的速度,也十分困难。
尽管到了明末的时候,淸廷制造的红夷火炮己经超也了明朝,并且发明了铁芯铜胎的铸炮法,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个创举,但这仅仅只限于重型火炮方面,淸廷的整体火器制造水平,仍然低于明朝,而商毅在又引入了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简单的机械,使双方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
而且当初商毅将北京的数千名火器工匠一骨脑全都打包带回了浙江,其中不乏经验在十年以上的熟练工匠。也使清廷在入关之后,也只能依靠自己在关外原来的却一批火器工匠,这也使双方的生产能力同样差别巨大。虽然清廷又征调了一批打造兵器的铁匠来制造火器,但冷兵器和热兵器的制造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在短期内,是无法使生产速度有大幅提高。
现在商毅的兵工厂毎个月能够生产火枪七千到八千支,各种火炮约二百到二百六十门左右。在去年的时候,兵工厂集中人力物力,生产火枪,使毎月的产量也能超过一万支,最多的一个月,达到了一万一千多支。而现在清廷毎月能够生产出的火枪还不足三千支,火炮还不到五十门。
当然双方火炮生产的差距更大,是由于清廷过于重视重型火炮而忽视中轻型火炮,重型火炮占了火炮重量的一半以上,重型火炮的制做周期也更长一些。而南京的这个比例绝不会超过两成。
另外南方的冶铁、炼钢工艺也一直优于北方,而且现在商毅又引入了新的炼钢技术,因此南京方面制造的火器质量和使用寿命也要比北方长。本来清廷的火器生产就慢,再加上更新换代又快,结果成了恶性循环。
别看这次操演的新军都表现不错,但每支新军都只来了二千人,在新军当中,其实有相当一部份人连枪都还没有摸过。由其是两支汉旗军,加起来约有一万八千多人,但分配到的火枪却还不到六千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有限的资源,必须先保证满军的使用。
火器数量不足的情况,多尔衮当然是知道的,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慢慢来。还有火器大量的应用起来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军费开支暴增,因为就算不计火器的耗损和更换,但平时的训练都要消耗大量的火药,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