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的关沟峡谷之中。中间有长达十八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
而这时商毅就站在居庸关的城楼上,以居高临下之势,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只见山势雄奇,关城两两旁山形陡峭,两山夹寺,一水中流。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山上长城蜿蜒盘绕,游走龙蛇一般,依山傍势,或起或伏,时隐时现;山下城楼巍峨雄伟,各种庙宇亭坊、仓房署馆、层叠错落。红墙绿瓦、油饰彩画相应成辉。
尽管在另一时空里,商毅曾不止一次的在居庸关八达岭段长城游玩过,但在本时空里第一次架临长城的时侯,却另有一种感觉,只觉得眼前的长城,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带有一股震慑人心,令三军易避的威压之势,,竟似远胜过另一时空。
不过商毅仔细一想,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另一时空里,长城的军事用途已完全丧失,纯粹成为人们游览观光的地方,尽管到过长城的中外游客,都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工程艰巨,但毕竟是一种游玩的心理。而在这时长城,却还是不拆不扣的战场,刀光剑影、千军万马,血流千里、尸横遍野的场景,在这里屡次上演。
而且这时在长城內外可不是中外的游客,而是近十余久经战阵,身经百战向无敌之师,枪炮林立,旗帜飞扬,更是给这个古老的战场增添了几分冲天的杀气,给人的感觉自然大不相同。
因此商毅也禁不住手扶着长城垛口,对着关城下的壮丽江山,大声念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念完之后,低下己是一片叫好声,只见堵胤锡从关城下上来,向商毅施了一礼,笑道:“好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皇上这首[清平乐]工整分明,流转自然。而且以景言志,交织浑然一体,语气高亢雄壮,实在是一首难得的佳作,臣佩服之至。”
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当然不是商毅写的,而是另一时空里,天朝太祖所著,也是‘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出处。
做为穿越大众的一员,商毅并没有像其他的穿越前辈那样,将一些名家的诗词窃为己有,一来他并不是文科出身的人,对名诗词所知有限,当然商毅来到时代也不好,因为在明末的时候,中国古代的大部份知名诗人、词人都己经出现,可选的并不多,能抄一下的,估计就剩一个纳兰容若了,但纳兰词是走的是清新隽秀、哀感顽艳的婉约路子,并不对商毅的胃口,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而在另一方面,商毅在这个时代成名立足,一直到平定天下,都是以用兵之道而称著于世,也用不着靠窃取诗词为自己争取名声。因此商毅只是在清廷第二次南侵盗用了一首吉鸿昌将军的【抗日诗】,就再沒有其他的著作了。
但由于在另一时空里,商毅出身军旅,因此对太祖的诗词还是非常熟悉,而且太祖的诗词大气豪迈,也确实很对商毅的品味,当然这时只是触景生情,才一时情不禁将这道[清平乐×六盘山]给诵读出来,本意其实并不想窃取太祖的成果。
不过到了这一步,商毅也只能硬着头皮承认,这首[清平乐×六盘山]是自已作的,因此打了一个哈哈,道:“朕观长城气势雄伟,因此一时由感而作,让堵卿见笑了。”而心里也在安慰自己,既然是穿越了一回,那能不盗版几首诗词呢?和其他的穿越前辈相比,自己己经算够不错的了。
堵胤锡的学问虽然赶不上黄宗義、王夫之等人,但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当然听得这首词的优劣,刚才的赞扬也确实是衷心之词,只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奇怪,因为在战略、战术方面,商毅确实可以称得上大家,说他是兵法家,也不为过,而论雄材大略、治国定天下的能力,也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位雄主,但平时似乎还从来没有听过商毅做诗填词,怎么突然一下作出这么一首文采斐然的词来。
另外尽管这首词确实算上乘之作,但其中有些句子用在这里并不是很洽当,如“六盘山上高峰”一句,六盘山和居庸关跟本八杆孑打不着,莫非另有所指;还有“何时缚住苍龙”一句,堵胤锡也听得出,这是化用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中的: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但问题是当时刘克庄正处于南宋偏安,词意是指宋室何时北伐成功,收复失土。而商毅现在己是统一天下,连福临都抓住了,还要缚什么苍龙呢?是指蒙古,或是西北吗?
当然堵胤锡不会为这些细节去和商毅较真,只是笑道:“皇上,妙语本是偶得,皇上由景而生情,由感而作佳句,这一首[清平乐]也足可流传千古了。”
商毅干笑了两声,赶忙把话题茬开,道:“堵爱卿,你去和蒙古各旗交谈沟通,情况如何。”
堵胤锡忙道:“回禀皇上,臣正是要来向皇上禀告,蒙古各旗主得知皇上打算保持盟旗制度不变之后,都愿意向朝廷臣服,向皇上称臣,受我中华统治。”
这几天的时间里,堵胤锡一直都在蒙古各旗主的营地中来回奔走,向他们传达帝国对蒙古的政策,试探蒙古各旗主的态度。虽然这一次招集蒙古各旗到长城来,就是要以帝国的强大威势,压迫蒙古各旗向帝国臣服,但这些说服工作,都是在商毅召见各旗主之前,私下里进行。等到上了正式的台面时,所有的条件,事情其实都己经谈好了。
堵胤锡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福临等母孑三人和乌克善、满珠习礼兄弟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