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鸭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鸭 > 海上长城 > 359 经济崛起计划

359 经济崛起计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事情很奇怪,美国人分明也很重视雷达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李广还没有听说美国战机上有装备雷达的。仍然是英国人在雷达的使用上遥遥领先。或许美国人现在全力在发展对海雷达。和对空雷达,或者是炮瞄雷达。总之美国现在对于机载雷达不够重视。

李广的想法是,我可以在具体技术上做不到先进,但是理念上的先进将会弥补技术缺陷。他把雷达发展的方向,定在了预警机上。

虽然探索距离短,但是小功率有小功率的好处。装到飞机上正合适,比如tbd鱼雷机。

简单的来说。李广的发展方向不是美军雷达的大功率,高频率,远距离。而是以数量胜质量。要是海抗军舰队周边,随时布置个十几架对海搜索战机,和对空预警战机,怕不是已经接近二十一世纪的水准了吧。接近不了那个水准,也能接近那个概念。

不过想法很美好,但是前路漫漫,需要一步步的努力。想想后世美国人的做法,一贯是最先进的武器自己使用,严格控制高科技技术出口。要想使得海唐国真正的有竞争力,海抗军有强大的战斗力,必须自己发展技术。所谓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种思想,在最尖端的武器产品上,完全不适用。

一直到了四二年中期,海唐国的研发项目上才加上了雷达这个高科技项目,或许对于二战来说,有些晚了,但是长远的看,绝对不晚。

第四件事情,美国对海唐国的采购限制现在又增加了一项--高辛烷值汽油。这种专门为战机使用的汽油,在这个年代也是高科技产品。虽然不贵,但是却不是每个国家都能生产的。

虽然苏茂德已经在筹备建设一个炼油厂,本身的目的只是生产普通汽油为制造凝固汽油弹做原料。由于技术和多方面的原因,怕是生产不出来高辛烷值汽油的。

高辛烷值汽油,除了美国和英国等几个有限的国家能够生产,连小日本都造不了,而苏联仅仅能生产极少的一部分。

穿越人士又能如何,即便是面对这个年代的美国,也深感无力。除了外交上继续努力,现在海抗军只能是在训练和巡逻任务中使用普通汽油,以节约高辛烷值汽油的消耗。

战争中,有的物资价值不高,但是却异常重要。高辛烷值汽油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像印度洋号航母,战机一次全甲板出动就要消耗上百吨的汽油,消耗相当恐怖。

不得已,只好再次加大投入,升级设备,以期待能够炼出合用的高辛烷值汽油。

这还是李广期望中的模式吗?要知道,李广是打算在战后才开始基础工业建设的。到了那时,物价低,运输成本低廉,才是投资的好时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目前一个比较无奈的投资项目是:水泥。马达加斯加甚至连一点点水泥都没有,不投资这东西,所有的项目都无法开展。很低端的产品,还很少直接用于战争,但是却不得不投资。

自诩后知七十年,李广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投资。有限的资金竟然不能全部用到军事工业本身上,而是被迫投向上游或者基础产业。

为了基础产业的投资,李广出让了乌龙船厂所有的股份。加上美国中途岛之战的犒赏,海唐国拥有了一亿美元的初始资金。

这一亿美金,如果放到世界上,已经是不小的一笔财富,甚至超过一个小国的财富。但是对于拥有一支海军舰队和陆军空军的海抗军来说,支持不了三年消耗。

考虑到建国的国际政治,海唐国这笔钱还要用来移民。没有足够的移民数量,根本无法应对未来的国际舆论。

总之,这一亿美金的本钱,交给袁总理,不仅要承担军费开始,还要投入建设,更要加大移民力度。这一个亿的本钱,就是海唐国所有的根本。从四二年的中期开始,袁总理真正的开始“经营”国家。开始把整个海唐当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企业在经营。

关于移民,由于海抗军应蒋委员长的要求参加了中途岛海战,蒋委员长答应了一个优惠条件,云贵川滇的所有乞丐流民,将会被送到昆明和绵竹两地,然后经过空运,移民到马达加斯加。以后这个范围将会扩大到全国。

这一项政策,对于海唐国有益,对于蒋委员长更加有利。委员长倒是做了一笔好生意哈。

在袁总理的经营计划中,移民加上农业将会是最为重要的核心项目。农业排除土地成本,投入产出比绝对超过一倍。对于马达加斯加来说,对于中国目前农民的素质来说,绝对是再合适不过的项目了。而移民和农业则是连在一起的,两者结合不仅能为海唐创造经济效益,更是可以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工业方面,投资反倒是比较少的。除了和军工企业配套的几个加工厂,倒是没有什么投资项目。一则资金不够,二则现有的项目已经抽干了海唐国的人力资源。

不过,在商业方面。政府开始全力扶植商业集团,不仅大量投资贷款,商船的护航也由海军承担起来。战争年代,国际贸易中能达到一半利润的商品委实不少。

这一方面,袁总理的政策很特别,他仍然没有收税。而是采取了投资分红,和利润分成的办法,获取收益。虽然这样比起收税还要厉害,但是战乱年代,没有武力作为后盾,生意肯定是没有办法做下去的。不仅没有办法做,还要承担船沉人亡的后果。

有利可图的前提下,苏茂德代表的商人集团和袁晔代表的政府双方吵吵闹闹,倒是也能达成协议。

这样一种方式,潜移默化的发展几年后,税收制度变成了顺利成章。袁总理此举关系颇大,海唐国公民的纳税意识形成,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立法形式。国家意识也慢慢的深入人心,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契约也有了雏形。

对于袁总理的经济崛起计划,李广并不奇怪其形式的新颖。而是奇怪,袁总理明明不是穿越者,怎么会轻易放下了政府官员的身份,和商人们讨价还价。

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还是很根深蒂固的,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仍然没有什么改变。

某年某月,袁总理叹口气道:“钱的压力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