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旦开始购买,口碑立刻传扬。这年头,美国人的大国心态还没有完全建立,美国人对英国有种发自内心的信任,反正英国人说什么好,那就是好。于是,美国海军陆军也开始购买。
感慨一下:销售真的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的姓能价格服务。这种绕了几圈的公关推销,搞清楚中间的周折还真是不容易。海唐国不是没有向美国推销过高炮的,但是迟迟没有回信。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美国,李广也有责任的。当初李广要求购买美国的四十毫米高炮,其实也是因为盲目的对美国产品的信任。美国产品在二战前,真的不能说是名牌产品,或者说带着高科技产品的光环的。而现在,海抗军也逐步发现了美国造四十毫米高炮的缺陷,军舰上逐步在削减这款炮,代之以海唐国的三英寸高炮以及更多的美国制20mm高炮。总之,李广差点认为是一项不很成功的投资,在四三年终于开花结果。估计仅此一项,海唐国就能一年获利超过一千万美金,甚至有可能达到两千万美金。
三算两算,海唐国总理袁晔过了个新年,竟然神奇的发现在四三年,有可能获得两个亿美金的资金。
袁总理的表现殊为诡异:这么多钱,怎么花?
对此,李广还是很表扬了一番,至少这位总理没有想挖个坑把钱藏起来。这可不是笑话的,袁总理掌握海唐银行,仓库里存了不少黄金储备的。不过,这一点李广很支持。
一块半原始的土地上,白纸一般的基础,建设一个发达的国家。花钱的地方不少。这么两个多亿美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袁教授所谓的怎么花钱,指的是该从哪里着手才正确。钱该怎么花,对国家才最有利。这个课题就实在太大了。有钱不会花。这就是袁总理面临的困境。不过,这一点都不好笑,袁教授为此已经愁白了头发,发改委的年轻人们彻夜开会。但是众说纷纭中,有的建议也很有道理,但是却形不成一个决议。主要是大家的建议都非常有道理,毕竟白纸一般的大唐岛,如果是全面铺开,随便一个项目就能花个上亿美金。比如修路。
其实处于稍高一点的位置,就会发现,谋不是最难的,而断才是最难的。
袁总理为何觉得难以决断,主要原因是,他对发展经济最近有了一些心里障碍。不说李广销售航母技术,也不说军火贸易。那些虽然利润丰厚,但是在袁总理看来有合理姓。但是,《第一滴血》,这部袁总理看来颇为荒诞的电影,竟然能在美国赚到数千万美元。这完全是袁总理概念以外的事情。
袁总理也是走南闯北,欧洲美洲都闯荡过的角色。但是美国的“腐朽”,没错就是腐朽。说腐朽都是轻的,在袁总理看来,美国人简直就是败家子。花一个多亿美金(票房,不是纯利润。),看电影,据说还有的美国人看个十遍八边还不厌烦。
这完全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一个亿美元能做什么?
购买的粮食足够五百万国人吃上一年。要是紧着点用,够一千万人一年活命的。
在袁总理看来,上百万人忙活一年,能给海抗军提供两千四百万美金的军费,已经是超级的成就了。
袁总理顶着个总理的名头,但是却是以一个国内省主席来要求自己的,毕竟海唐国就这么点人口不是?
在袁总理看来,他已经是省长之才了,国内怕是没有几个省主席能一年创造两千四百万美金的纯利润的。
其实从以往袁总理主张发展的项目,也能看出来袁总理的思路。
农业,第一。这一点不仅是袁总理自己的思想,更是几乎所有海唐人的思想。这个吧,李广也没有反对,主要原因是农业有利用吸引人移民,还有就是国内农民的素质搞工业的确有些勉为其难。
第二,袁总理大力的办水泥厂。因为,这玩意的确难度不高,需求量还大。现有规模扩充十倍百倍,也不担心用量。
第三,政斧方面开始购置纺织机械。准备办几个棉纺厂,毛纺厂,丝绸厂。这个李广也不反对,反正大唐岛这里羊毛不少,而本地有棉花种植,印度那里的棉花不少,丝绸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不少来自南方的农民已经在山上种植桑树了。大唐岛的气候,好多地方,种植桑树养蚕还是比较适合的。衣食住行,袁总理已经做了三项。至于行,路都没有怎么修,暂时好像还顾不上。
但是,袁总理自认为办的都是正事,盈利加起来都不如一场电影,于是乎,有些魔障了。他发现,自己治理国家,搞活经济的理念该补课了。
这玩意,李广“在行”。因此,李广回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