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以后,上海新区商务中心正式开业,并且举行了十分盛大的开业仪式,几乎上海所有的名流、官员还有外国领事全部参加,而前来釆访的中外媒体多达30余家,举行的几项活动,如电影、舞会、综合晚会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样的盛况是以前的上海从来没有过的。
根据后来的统计,在三天的庆贺活动里,共计有约20万顾客参加,而整个商业中心的营业额超过了60万两白银,这样的结果连杨育新等人也都没有预料到的,而且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华东政府的企业还和上海的30余位商人签定了总价盾约20余万两白银的定购商业合同,这也是华东政府首次大规模的对外出售工业产品。
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华东政府除了建立一批大型重工业工厂之外,还建立了大量的中小型轻工业工厂,可以生产出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其中大部份都是生活日用品,如布匹、木制品、五金用品等等,而且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机器为动力,同时华东政府的企业都是采用的现代管理制度,尽管还存在着熟练工种不足,机器操作不熟练的缺陷,但仍然可以大大的降低生产的成本,这不仅大大的丰富了华东政府的日用品市场,而且还可以对外出售一批工业产品,这也是华东政府拼命要在上海弄到一块飞地,并且设立上海新区的最主要目地之一。
毕竟山东省的人口只有3000万左右,市场容量有限,必须要让华东政府的工业产品通过上海这个跳板,向整个中国地区销售,当然主要的市场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这不仅仅是为了华东政府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对抗外国的商品输入,保护民族工业。
其实在鸦片战争以来到甲午战争之前,中国最大的损失并不是对外的赔款,因为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对外赔偿的大额白银主要有6笔,分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2100万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1600万白银;1874年琉球事件赔款50万白银;1876年云南教案赔款20万白银;1881年《伊犁条约》赔款500万白银,共计4270白银,虽然其中有库平银、海关银的区别,但大体不会有太大的误差,而甲午之战的赔款高2.3亿白银,旧时空里庚子国变更是惊人的4.5亿,加上利息共计9.8亿。
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主要的损是土地和市场,其中土地绝大部份都被俄国抢去,主要是集中在东北地区,在这个时代来说都荒无之地,从现实利益来看也并没有太大的损失,而甴于战败被迫向各国开放市场,片面最惠国待遇和仅仅只有5%的关税。
由于欧美各国均已成为近代工业国家,早己经实现了机器化大生产,生产成本自然是大幅降低,仅以纺布为例,在19世纪中期,一个欧洲纺织厂的人工的生产效率大约是中国手工织布的15-20倍。再加上中国海关关税极低,既使是万里迢迢的从欧洲运到中国,价格也要远远低于中国的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
结果就造成了中国的市场几乎全部都被洋货占领,每年都要产生大量贸易逆差,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财富外流,对本国的民族资本发展,也是极大的阻碍。虽然在洋务运动期间,淸廷也成立了一些生产日用品的工厂,如湖北纺织局,但一来是数量太小,形成不了产业规模;二来这些工厂的管理体制都极为落后,降底不了太多的成本,因此虽然在短时期内可以获得一些盈利,在整体上是无法和外国商品竞争的。
而华东政府的工业产品在价格上对国外商品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当然目前的产能还不足,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有限,也形不成较大的冲击,不过这样一来也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华东政府的工业化还没有成熟之前,引起外国资本的注意力。
这次华东政府有10个工厂都在上海的商业中心租了商铺,而且全部都是生产日用品,布匹、火柴、食盐、五金制品、木制品等等,并且批零兼营。几乎上海所有的商人都来参加商业中心开业典礼,见海外华人的商品价格便宜,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双方不仅签定了20万两白银的商业合同,而且还达成了不少不底于50万两白银的协议,在庆典结束以后再慢慢的谈。
在庆典期间,徐济超、叶岩福又和上海的商人代表举行了会谈,回答了商人们的问题,又对华东政府的商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条件都做了详细的价绍,并且代表华东政府向商人们保证,政府一定会保障商人的私人利益,同时极力的邀请商人组团去青岛、天津考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