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军委的命令之后,第六军立刻行动,出动了两个师,两个团进攻保定府。现在驻守保定府的是北洋第六镇,统领王士珍人称北洋龙目,是袁世凯最信任的部下之一,因此需要集中重兵,进攻保定府。
由于河北的所有村庄都己被华东政府控制,因此人民军一路行军,进入河北省境内,一直到逼近保定府,清军都根本就没有察觉到。人民军在夜间向保定府发动进攻,而驻守保定府的王士珍闻讯之后,立刻下令放弃保定的军营,退守逐州。
虽然这次进攻,华东政府并没有和袁世凯打招呼,但现在袁世凯己深知华东政府的行事风格,从来都是打了以后再说,因此是肯定要动武的,于是袁世凯早就告戒了王士珍,一但人民军进攻保定,千万不可与之力战,以退避保全军队为上。王士珍也是聪明人,上次清廷进攻河湖根据地,出动了北洋三个镇,结果被打残了两个,现在还没有恢复,而第一镇的铁良、良弼己经被免职,段褀瑞现在只能在军校里去当教官,自己再去和人民军硬拼,不是自寻死路吗?
而人民军攻占了保定之后,继续进军,一直打到距离涿州只有10公里左右的高密店才停住,然后逐个的攻取河北的诸府州县城。由于城外的村庄己全部被人民军控制,因此对府州县城的进攻也进行得十分顺利,3天之后,赵州府、河间府、保定府、冀州府、大名府等地的城市又全部都被人民军占领。
保定府失守,令清廷大为震惊,因为在此之前,四国公使曾再三向清廷保证,人民军现在己自顾不睱,根本不会进攻北京,但现在人民军的兵锋己直逼逐州,而且王士珍退守逐州之后,己连发了12道告急文书,声称人民军的兵势太大,逐州城小兵少,恐不敌人民军,请朝廷速派军增援。
本来这时清廷还在犹豫如何应对汹涌而来的舆情压力,在四国公使,以及满族新贵的极力威逼利诱之下,慈禧、光绪的心里也有些动摇,毕竞华东政府的目标是灭掉清廷,这己是路人皆知的事了,因此这一战华东政府一但获胜,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清廷,如果这次借四国之力,奋起一搏,也许还有一丝机会,毕竟英法日俄四国联手,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慈禧虽然有拖到自己闭眼,不管身后事的想法,但如果有挽救清廷的机会,自然也还是愿去试一试,毕竟她还是清廷的太后,就算是闭了眼,也还是要去见清廷的列祖列宗啊!慈禧是一个很迷信的人,自知自己做的事情确实难以向祖宗交待;而光绪的想法就更直接,虽然他是个傀儡,但毕竞也是大清的皇帝,还有比较强的皇帝责任,何况现在光绪还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反正慈禧也是70岁的人了,还能有几天活头,等慈禧一死自己就可以正式亲政,再来拔乱反正,励精图治也不晚啊,因此更不能看着清廷走向灭亡。于是在这一点上,这对早己是貌合神离到十分难得的做到了思想统一。
舆论压力对清廷来说并不是不可克服,地方大员的意见,也可以找外国帮忙施压,不过慈禧、光绪对华东政府还是有相当大的忌殚,毕竟这几年来,华东政府的对外战绩确实可以用辉煌来形容,四国能不能战胜华东政府,确实还是未知数,因此清廷也是迟迟下不了决定。
而就在这时,人民军突然出手,占领了保定府,使北京南面的门户大开,也给了清廷当头一棍。慈禧在震惊之余,赶快派袁世凯去找四国公使,商议对策。因为慈禧清楚,这个时侯清廷的军队是指望不上的,要对付东北政府,还是要找洋人帮助。
其实华东政府的果断出手,确实是出乎四国公使的意料之外,不过华东政府不可能将战争持序很长久,如果与清廷的战争被拖长,只会消耗华东政府迎战英法联军的力量,因此四国公使经过协商之后,由英国公使朱尔典代表,向清廷建议,放弃北京,逃到南方去,然后号招南方各省共同对付华东政府。
四国公使的想法是,北京离华东政府太近,太容易受到华东政府的威胁,这对清廷加入四国联盟后非常不利, 因此不如放弃北京,逃到南方去,这样远离华东政府,将北方丢给华东政府,消耗华东政府的力量,而且中国南方的经济发达,钱粮充足,也有利于清廷和华东政府长期对抗,并且彻底将清廷绑上四国的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