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林涅维奇是打算炸从满洲里到呼伦贝尔之间的铁路线,这样可以让满洲里成为赤塔的前沿防线,以扩大赤塔的防守纵深,因此才在呼伦贝尔布下了重兵,阻挡人民军的进攻,并且为自己布置炸毁铁路线争取时间。本来林涅维奇是希望呼伦贝尔防线能够坚守3-5天的时间,由其是呼伦贝尔的第一道防线,是俄军花了相当精力布置,林涅维奇认为这道防线应该可以坚守3天,至少要坚守2天时间。
那知呼伦贝尔的第一道防线只坚守了1天时间,而在实际连一天都不到,只有大半天,只不过是人民军并没有立刻向第二道防线发动进攻。因此林涅维奇也明白,人民军留给俄军的时间,并不足以让俄军从容布置炸毁铁路,毕竟只炸毁几小段铁路是没有用的,最多只能拖沿人民军几天的时间,必须要对铁路线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才行。
另外从呼伦贝尔到满洲里约170公里,既使没有铁路,对人民军来说也不算太远;而从满洲里到赤塔则约500公里,如果没有铁路,将会给人民军的进攻造成相当大的麻烦,另外出了满洲里就进入俄国境内,俄军将有主场之利,也更容易对抗人民早,因此林涅维奇也当机立断,决定将呼伦贝尔到满洲里全部放弃,直接退守赤塔,然后炸毁铁路,全力经营赤塔的防守。
结果就是人民军基本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满洲里,而且俄军由于撤退的较为匆忙,因此只带走了武器弹药,而在满洲里留下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如粮食、饲料、药材、布匹、木料、帐篷等等,当然都成了人民军的战利品。
到这时为止,满洲里战役全部结束,人民军阵亡3527人,受伤5134人;而俄军阵亡11784人,受伤7428人,另有2376人被俘,人民军还缴获了战马3000余,步枪6000余支,各种物资达3000余吨,可以算是取得了大胜,并且基本完成了战前制定的目标。
不过俄军虽败,但损失并不大,基本保存了主力部队以及武器弹药,只有骑军的伤亡较大。而且在逃回到赤塔的途中,林涅维奇就下令,沿途破坏铁路线,基本就是走一段炸一段,结果在满洲里到赤塔的铁路线上,俄军共计进行了10余处的破坏,而且每处的破坏距离都超过5公里以上,基本是彻底瘫痪了这段铁路线。
逃到赤塔之后,林涅维奇收到消息,人民军在占领了满洲里之后,并没有趁势进军,也没有派人维修铁路,而是就地驻扎起来,也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策略成功了,保住了赤塔。于是林涅维奇又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发回圣彼得堡,通报了前线的战事情况,然后布置赤塔的防守,同时也等待自己的命运。
其实就是林涅维奇不破坏铁路,人民军也不会西进,毕竟人民军发动满洲里战役的目地只是为了趁俄军尚未集结足够的兵力之前,先击败俄军,解除掉华东政府的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英法组成的远征军,现在这个目地基本己经达到,自然也没有必要继续西进。而且俄军破坏铁路的行为,正好是又给人民军帮了一个大忙,这样俄军再想卷土重来,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西北的战场也基本进入了平稳期。
而观察团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鲁登道夫对此的评价是:俄国己经基本退出了远东的争夺,就算英法联合远征军到达远东参战,俄国也不可能再恢复到战前的状态,就算是华东政府被远征军击败,日本也可以凭借和远征军联合作战的机会,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填补俄国留下来的真空,而俄国经历了诸多的惨败之后,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日本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相反如果华东政府没有被远征军击败,那么华东政府不仅能够在中国东北地区站稳脚跟,而且还会继续向俄国的远东地区扩张,因此俄国有很大的机率彻底丧失远东地区。
这个推论的结果当然是对德国有利,如果俄国要彻底放弃远东地区,国势必然会衰弱;而俄国不想放弃远东地区,则必然会在远东投入大量的精力,无论是那一种结果,对德国都是好消息。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军事观察团留在满洲里也没有意义,因此军事观察团又回到哈尔滨,而在返程的途中,鲁登道夫写了一份关于目朔远东局势,连同自己看到的几项人民军的武器、技术的报告,发到青岛,再由青岛发回德国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