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亚热带,在世界各大洲中范围最广,它从太平洋岸延伸到地中海滨,呈一东西长达10,000公里、南北宽约700公里的广阔地带。由于地理位置、海陆影响、地形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亚洲的亚热带气候又可分出几个不同的类型,从西向东为地中海式气候、伊朗型气候、高山型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小亚细亚半岛(其内陆除外)、地中海沿岸和伊朗高原西缘。它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晴朗、炎热、干燥。
伊朗高原(本书的大汉伊州)的气候为半干旱草原和干旱沙漠的伊朗型气候。伊朗高原主要是由边缘山脉围绕着的山间高原与盆地,夏季不如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区酷热,但在本区南部低地也可达30-~32c,最高达40~50c;冬季又不如中亚地区寒冷,多在5-~10c之间。在降水方面,由于本区西接地中海式气候区,冬季受地中海极锋上气旋活动的影响,降水较多;夏季由于印度低压影响,本区多吹北风,因而不易降雨。降水量的分布西部较多,札格罗斯山脉西南坡和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坡年较水量可达500毫米,而内部尚不足100毫米,成为荒漠地带。
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本书的大汉藏州)的气温、降水等随地势高低而呈垂直变化,形成了高山型气候。如青藏高原虽与伊朗高原纬度位置相同,但因地势高耸,气温很低,而具有高原寒漠、草甸、草原景观。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地势高峻也形成了从山地亚热带至高山冰雪带的典型亚热带高山垂直气候带结构。
大汉帝国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青藏高原东缘以东以及日本群岛南部(本书的瀛州)和朝鲜南部(本书的辽州)一小部分,属于大陆东岸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且冬夏长短大致相等。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冬季风是由大陆内部吹出的寒冷气流,风势很强;夏季风是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高温多湿的气流。本区冬冷夏热,若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都显得比较突出,如以纬度较低的上海(31-12′n)同纬度较高的贝鲁特(33-49′n)、亚特兰大(33-39′n)相比,一月平均气温比后者低,而七月的平均温度又显得较高。本区夏季多雨,这与西岸的地中海式气候相比,恰成鲜明的对照。六、七月有梅雨,九、十月沿海一带又有台风雨;冬季在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有南支急流通过,气旋过境频繁,云雨也较多。因而本区降水量比较丰富,长江中、下游一带可达1,000毫米左右,而迎风山坡更丰富,如牯岭可达2,529毫米。
外蒙古在我国和俄罗斯交界处,没有海岸线和出海口,面积156万多平方公里,如果承认外蒙古是独立国家(我个人不承认),那就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全境是高原,平均海拔1,500余米,大部分地区多山,许多山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由于深居亚洲内陆,远离海洋,加之地势高亢,群山环绕,故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其特点是冬长而严寒,夏短而酷热,气温变化剧烈,降水稀少。境内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曾分别达—50c和40c。冬季时蒙古高原北部形成高气压中心,是亚洲季风气候区“寒潮”的源地之一。霜冻期较长,生长期短,一般只有100天左右。气候干燥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200毫米。整个蒙古高原上草原、戈壁和沙漠广布。干旱和风暴是影响农、牧业生产的两大自然灾害。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自古以来,蒙古经济即以传统的游牧业为主。畜牧业是经济的基础,草场和放牧场占农牧业用地的99%多;畜牧业产值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75~80%和出口总值的80~90%,畜牧业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一半以上。以养羊为主,次为牛、马、骆驼等的放牧。
本书在外蒙古收复后,主要以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最为主要农业和加工业,但这里并不是世界上比较优异的战马畜养草原,本着本来属于我们的更要坚持拿下来的原则,必须归属大汉。
中南半岛(本书的泰州和部分交州地带)地形结构的特点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加上半岛基部地势较高(掸邦高原海拔约2,000米),地形结构形如掌状。掸邦高原被南北纵行的河流切割,分为几部分。在湄公河和红河之间的老挝高原,平均海拔1,200米。长山山脉北起老挝高原,南至胡志明市以南,呈向东突出的弧形或s形,山脉在中生代末已准平原化,后又有隆起,今为断层地垒式山地,全部与海岸平行,东侧较陡,西侧较缓。湄公河与萨尔温江之间为清迈高原,多纵列山脉和纵谷地形,并南延为他念他翁山脉,至克拉地峡处仅宽56公里,这是习惯上马来半岛的北界。而马来半岛是由数条南北纵向的山地构成,久经侵蚀,高度不大,多为地垒状,并有许多分离的盆地和丘陵地。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之间为东缅高原,由于接近新褶皱山地,在新地质年代有隆起,萨尔温江深蚀下切,造成深约1,000米的大纵谷。阿拉干山脉,位于半岛西侧,系向西微凸的弧形山脉,因系新褶皱山脉,高度3,000米以上。
“泰州”地区除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外,余为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年分三季,即热季(3~5月)、雨季(6~10月)和凉季(11~2月)。中南半岛的雨量相当丰富,降水量的分布受季风和地形的制约,在盛行东北季风时,则长山山脉东侧雨量较多;盛行西南季风时,半岛西部的阿拉干山脉西坡雨量丰沛,年降水量达5,000毫米;柬埔寨象山南端,年雨量为5,473毫米,但在背风侧的柬埔寨平原却只有1,000~1,500毫米。马来半岛因接近赤道,三面环海,具有海洋性的赤道雨林型气候,全年气温很高,温差较小。不过马来半岛的气候,因受季风的影响,大致12~3月东北季风盛行时雨量较多,当西南季风盛行时,因受苏门答腊高山障壁的影响,雨量较少,因此半岛雨量分布,东岸多于西岸;又由于雨量主要受季风影响,东部的降水高峰出现在冬季,而西部则在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