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鸭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鸭 > 暴君的伟大 > 第五十章 新朝五贵

第五十章 新朝五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后世没有对太子杨昭的死与后来隋朝历史的走向产生多大的惋惜,但是对杨昭的死因却有莫大的兴趣。对于杨昭的死除了前面提到的是由于他身体肥胖的原因再加上劳累过度引发劳疾而病逝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杨昭来到洛阳的时候与大臣杨素宴饮,这时杨广派人送来毒酒想杀杨素,没想到的是太子杨昭也喝了毒酒,最后“太子误饮毒酒而亡”。对于这种没有一点可信度的说法的起因,一是太子杨昭与大臣杨素的死相差没几天,二是历史上几乎都认为杨广想杀丢这个帮助自己“篡位”的功臣。

杨素前文有提到过,他在杨广立为太子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来杨素取代高颖做左仆射成为大隋第一宰相。杨广登基后平定汉王杨谅的叛乱以功成为地位超群的尚书令,大业元年(605)三月,杨素与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洛阳新城,七月,杨素升为太子太师,余官如故,前后赏赐,不可胜数。大业二年(606)六月,杨素升为司徒,改封楚国公。后来杨素病重,杨广就常派名医诊断,并赐名药治疗。大业二年(606)七月二十三日,杨素在洛阳家中去世,约六十六岁。这在《隋书》中是这样记载的:“素虽有建立之策及平杨谅功,然特为帝所猜忌,外示殊礼,内情甚薄。太史言隋分野有大丧,因改封于楚。楚与隋同分,欲以此厌当之。素寝疾之日,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人,恒恐不死。素又自知名位已极,不肯服药,亦不将慎,每语弟约曰:‘我岂须更活耶?’”就是说杨素在后来的时候因为权势的原因很是被杨广所忌惮,所以杨广很希望杨素早死,而病重的杨素本人也在看懂了杨广的意思后便不再喝药,最后病死。

我们都知道杨素是打仗立功出身的,有大隋第一武将之称,后来又担任宰相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朝政势力非常的大,而他支持的杨广后来亡国使得中国的传统史书上特别是野史上都认为他是一代权臣,其实在杨坚父子那么勤政的隋朝杨素根本没有做权臣的土壤,他的权势和地位是他一生战功必然的形成。功高难赏而使得杨广是对他有一定的忌惮,所以从杨广即位后,便先后加封杨素尚书令、太子太师、司徒等位高权轻的官职以削杨素的权力;但要说杨广很想他死怎么也说不通,因为杨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臣,从杨素死后杨广对他身后的表现来看也能说明杨广对于这个能臣病逝的一种痛惜。

杨素的病死使得他死后更是极尽哀荣,杨广追赠其为光禄大夫、太尉公、弘农河东绛郡临汾文城河内汲郡长平上党西河十郡太守。给辒车,班剑四十人,前后部羽葆鼓吹,粟麦五千石,物五千段。鸿胪监护丧事。还下诏说:“夫铭功彝器,纪德丰碑,所以垂名迹于不朽,树风声于没世。故楚景武公素,茂绩元勋,劬劳王室,竭尽诚节,协赞朕躬。故以道迈三杰,功参十乱。未臻遐寿,遽揖清徽。春秋递代,方绵岁祀,式播雕篆,用图勋德,可立碑宰隧,以彰盛美”。不管后世是怎么评价这个军事家、诗人、政治家的杨素,起码他的主子杨广给予了他做为臣子应有的尊严,相比后世的魏征杨素应该是非常幸运的。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李世民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李世民“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李世民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亲自下手摔了自己的“镜子”,相当于给魏征“鞭尸”的惩罚与耻辱。

对于李世民的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帮他辩解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都牵连太子李承乾密谋反事件,伤了他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李世民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李世民的大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李世民恨透了他,推倒墓碑不过是李世民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罢了。下令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推倒碑石”“磨灭碑文”的侮辱,传诵千古的一段君臣佳话,竟上演了这样一幕最终的结局,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贞观十八年初,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失利,感觉十分丢面子,又想起了魏征,后悔莫及地说:“如果魏征还在的话,决不会让我犯这个错误了。”于是立刻重加赏赐,抚慰魏征家人,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并派人去祭奠魏征,将魏征的碑重新立好,重塑了自己的纳谏惜臣形象。但是就没有再让魏征的儿子娶自己的女儿了。这正是李世民翻手云覆手雨,任意所为的真实表现。我拿魏征和杨素比,除了他们都曾经是生前在朝廷上身居显赫外,还有就是他们都是染病后都得到了皇帝的赐药病逝的。通过琢磨《旧唐书·魏征传》,就会发现有个说不清楚的最大疑点:那就是魏征究竟得了什么病?魏征得病期间李世民所赐的究竟是什么药?魏征之死相比杨素的死在史书上更是含糊不清,因为李世民“圣君”的缘故所有的史书对此都是晦莫能深,通过魏征与杨素身后的待遇我甚至更相信魏征是被李世民弄死的,而不是所谓的病逝。

大业二年七月,大隋帝国的两个重要级别的人物太子杨昭、能臣杨素的病逝,不管当时还是现在,很多的人都忽略了这对于后来大隋帝国的影响。尤其是杨素死后,大隋的宰相不再是像高颖、杨素一样的一权独大而是五人组合。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以及老臣苏威,除一个纳言苏威是天然宰相,其它都是加了“参预朝政”的衔行宰相职权,这五个人被称为“五贵”。说实在的这五个人在才能方面都是比较不错的,至于苏威就不用说了,剩下的宇文述在战场上是一员比较优秀的将领,在杨广登基前就因战功封爵国公;裴矩在能力上可以说是非常优秀,尤其是他在处理中原与周围少数民族之间关系方面绝对是出色的;裴蕴在政务能力上非常强,曾在各地当刺史时,每到一处,都治理得好,走时万民相送;内史侍郎虞世基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的哥哥,而他本人也是一名优秀的书法家同时也是当时有名的才子,曾有人对他这样推崇道“海内当共推此一人,非吾侪所及也。”就他能力方面有个例子就能表现,据记载“于时天下多事,四方表奏日有百数。帝方凝重,事不庭决,入閤之后,始召世基口授节度。世基至省,方为敕书,日且百纸,无所遗谬。其精审如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贵”中虞世基、裴蕴、裴矩三人不隶属于关陇集团,苏威虽然是关陇人,但是他只是一个文人,且苏威在隋末为人圆滑,正如李世民打下东都后斥责他的“公隋朝宰辅,政乱不能匡救,遂令品物徐炭,君轼国亡。见李密、王充,皆拜伏舞蹈。”而且他不怎么被杨广信任以致官职经常不稳,难以和非关陇集团的虞世基、裴蕴、裴矩三人抗衡,关陇集团中唯一在中枢掌握实际大权的就只有宇文述,此人也深得杨广信任。可以这说在杨广的朝堂中枢基本上被非关陇集团控制,这对于关陇集团来说是很不好的事情,后来当他们在朝堂上唯一掌握大权的宇文述死后,在朝堂上关陇集团可以说是彻底失势,于是在宇文述死后不久,关陇集团中的绝大大部分人参与发动的江都宫变杀死杨广,这也是杨广失败亡国的重要原因,当然这是后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